春季是病虫害的初发季节,根据我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常年来的发生发展特点,在早春时节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,是确保我市园林植物健康生长的有效途径。现将自贡市部分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简述如下,以便于相关部门做好针对性的防控工作:
一、蚜虫
蚜虫,是我市园林植物中最常见的虫害。主要品种有棉蚜、桃蚜、桃粉蚜、蔷薇蚜、槐蚜、松蚜、柳蚜、菊姬长管蚜等。受危害植物主要有黄葛树、香樟、栾树、木槿、石榴、紫荆、菊花、梅花、枇杷、海桐、碧桃、月季和铁梗海棠等。
虫害习性:蚜虫每年3月上、中旬开始大量繁殖,4月产生有翅蚜,5月初迁飞树上危害,五、六月危害最严重,6月初迁飞至杂草丛中生活,8月迁回树上危害一段时间后,以无翅胎生雌蚜在杂草的根际等处越冬,少量以卵越冬。蚜虫危害植物主要为吸吮植物汁液,以致花卉畸形发展,叶片背面不规则的皱缩、卷曲、脱落、花蕾变形、花朵减少或变小,甚至全株枯萎、以致死亡。其分泌的排泄物蜜露阻滞花卉的生理活动,同时成为病菌的良好培养基,是诱发煤烟病的重要因素。
防治方法:4、5月份,是防治蚜虫的最佳时期。选用药物或土法消灭虫害,其具体措施为:①用1:15的比例配制烟叶水,泡制4小时后喷洒;②用1:4:400的比例,配制洗衣粉、尿素、水的溶液喷洒;③用10%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洒。④在蚜虫发生初期或越冬卵大量孵化后卷叶前,用药棉蘸吸40%氧化乐果乳剂8至10倍液,绕树干一圈,外用塑料布包裹绑扎。
二、紫薇绒蚧
虫害习性:1年发生2代,以卵或若虫越冬。以雌成虫和若虫在芽腋,叶片和枝条上吮吸汁液为害,致使枝叶发黑,叶片脱落,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发育,其排泄物能诱发煤污病,是危害紫薇的主要虫害之一。
防治方法:①发芽前喷施3—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3—5%柴油乳剂消灭越冬代若虫;②若虫是防治关键,首先对出土的初孵若虫,早春在树根周围土面喷洒50%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%辛硫酸乳油1000倍液。抓住孵化盛期介壳尚未增厚,药剂容易渗透的关键时期,每隔7—10天喷1次,连续2—3次,选用40%氧化乐果,80%敌敌畏乳剂,50%辛硫磷乳油1000—1500倍液均匀喷撒。
三、香樟病虫害
①白粉病:发生时用波美0.3—0.5度的石硫合剂,每10天喷射一次,连续三、四次。
②黑斑病:樟树种子发芽出苗后长出1—4片叶时,容易发生此病。从苗尖向根部变成黑褐色而死亡。发芽出苗后,用0.5%的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喷射2-3次。
③樟叶蜂:一年中发生代数多,为害期长,可用90%敌百虫或50%马拉松乳剂各2000倍液喷杀。
④樟梢卷叶蛾:一年发生数代,幼虫蛀食枝梢,影响樟树高生长,致使干形弯曲。3月樟树新梢抽出后,第一代幼虫孵化时用90%敌百虫、50%二溴磷乳剂、50%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进行喷射,每隔5天一次,连续二、三次,能杀死幼虫。如果幼虫已蛀入新梢,也可喷洒40%乐果乳剂200—300倍液。
⑤樟果螟:一般为害樟树幼苗和20年生以下幼树。一年发生二代。第一代幼虫在5月底到7月中旬为害。第二代幼虫在8—9月为害,幼虫成群集结于新梢上取食叶芽,并吐丝把残叶卷成球状,包扎顶芽,以至新梢枯死,甚至全株死亡。幼虫刚开始活动尚未结成网巢时,用90%敌百虫3000—4000倍液进行喷射,即可杀死。如果幼虫已结成网巢,最好将其栽掉烧毁。
⑥樟天牛:1、成虫产卵期(五月上旬至六月上旬)用铅丝刷刷产卵疤痕,刺卵或初孵幼虫。2、用人工剪除被害枝,后由排泄孔注入敌敌畏等药剂,将其中幼虫杀死。
⑦樟蚕:幼虫共经8个龄期,全龄共计约80天,防治1~4龄幼虫效果较好,可用65%敌百虫乳剂500~800倍液喷洒防治1~3龄幼虫。4龄后则用90%敌百虫晶体500倍液喷洒。
四、桂花病虫害
①桂花褐斑病:发病初期,叶片上出现褪绿小黄斑点,逐渐扩展成近圆形病斑,直径2至10mm,或因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成为不规则病斑。病斑黄褐色至灰褐色,病斑外围有一黄色晕圈。褐斑病一般发生在4至10月份,老叶比嫩叶易感病。病原菌以菌丝在病落叶上越冬,次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,分生孢子由气流和雨滴传播。
②桂花枯斑病:该病病原菌多从叶缘、叶尖端侵入,发生在叶片的叶缘和叶尖。发病初期,叶片上产生淡褐色小点,逐步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,后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大斑,边缘为深褐色。枯斑病发生在7至11月份,在环境条件不好的棚室内全年可发生。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风、水传播侵染。高温、高湿、通风不良的环境有利于发病。植株生长衰弱时、越冬后的老叶及植株下部的叶片发病较重。
③桂花炭疽病:该病侵染桂花叶片。发病初期,叶片上出现褪绿小斑点,逐渐扩大后形成圆形、半圆形或椭圆形病斑。病斑浅褐色至灰白色,边缘有红褐色环圈。在潮湿的条件下,病斑上出现淡桃红色的黏孢子盘。炭疽病发生在4至6月份。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盘在病落叶中越冬,由风雨传播。发病初期喷洒1:1:100(硫酸铜:生石灰:水)的波尔多液,以后可喷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%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。重病区在苗木出圃时要用1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。
④螨虫害:俗称红蜘蛛。一旦发现发病,应立即处置,可用螨虫清,蚜螨杀,三唑锡进行叶面喷雾。要将叶片的正反面都均匀的喷到。每周一次,连续2-3次,即可治愈。
五、秋枫虫害
秋枫叶蝉:夏季是该虫发生的初始时期,可用2.5%溴氰菊酯2000倍液,或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,于早晚喷洒,10天用药一次,连喷2-3次效果较好。
黄刺蛾、茶袋蛾等虫害:每年6-9月为害秋枫,可用80%敌敌畏,90%敌百虫,菊酯类农药5000倍液,75%辛硫磷喷洒。
六、小叶榕虫害
小叶榕虫害常为木虱、榕管蓟马、灰白蚕蛾等三种虫害交替发生,世代重叠,此起彼伏,一年出现多次危害高峰:第一次于5-6月初夏,主要为蓟马卷叶、木虱吸汁危害枝梢;第二次高峰于夏末秋初,三虫交替危害,久旱无雨、枝叶过密危害最重;第三次高峰于10月深秋,蚕蛾可将新、老叶片食光,木虱蜡粉满园、沿街飞舞扰民,枝梢枯死,为当年受害最为严重的季节。
防治措施:由于木虱、蓟马极易产生抗药性,切忌长期单一使用同样药剂和超量浓度。施药方法有喷雾和注药两种。①喷雾:可选用40%氧化乐果与敌杀死混用;也可用石硫合剂,一般冬季用3波美度,春秋用1波美度,夏季用0.3至0.5波美度。喷雾机械可选用2-4吨洒水车改装,水箱盛药液,以柴油引擎驱动高压水泵,用洗车高压喷水枪喷射树冠,可快速沿街喷透茂密枝叶,垂直射程高达15米,达到理想的常量喷雾效果。喷药程度以滴水为最佳。此法在街道、公路两旁行道树作业工效高,但药物对环境的污染也大。②树干注药:要选用机动打孔注药机以45度角钻直径4-8厘米注药孔,药剂可选用甲胺磷乳油,10厘米、15厘米、20厘米分别注药2ML、4ML、8ML。此法对环境污染小、防治彻底、持效长(20天有效),但因小叶榕树干多汁,注药孔易结水,孔口愈合困难,因此每年5月或10月打孔注药一次为宜,钻孔尽量控制在6厘米左右。
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,应坚持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的原则,采取物理、化学以及生物防治相结合的复合手段防治病虫害。同时在早春时节要加强观测,早发现早防治,适时采取有效措施,有力地保护我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成果。